柒、重回運動場之考量因素
膝關節之功能性測驗往往是判定運動員可否返回運動場上的依據。
我們可經由日常的生活與運動的專項動作來評估患者是否有能力回到運動場上。
以下列舉幾項常見的測試方法:
一、走/慢跑/快跑/倒退走/倒退跑:
走路與跑步是人類步態中最基本的動作,幾乎所有的運動皆具備此動作。
因此,正常的走路與跑步動作是回到運動場上的基本要件。
我們可讓患者先以走路走20M,在已半速跑20M,逐漸增加速度至3/4速度跑20M,
最後在已全速衝刺40M。在測試的過程中,應留意患者的動作是否正確,有無代償動作,
詢問患者是否有恐懼與不適感,並觀察膝關節是否有疼痛與腫脹的情形產生。
原則上不論患者之運動專向為何,接必須有正常全力衝刺60M的能力。(王百川,l995)
二、登階:
登階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傷測角有能力支撐身體重量,
將身體帶到一個較高的位置,測驗時可利用階梯、木箱、平台等,
高度則至少要有35CM以上。
正面登階動作是:傷側腳上,傷側腳下。
由傷側腳將身體帶到一高度後,
再出傷側腳下階來承受重量。
整個動作應注意身體的穩定,不應有任何重心的偏移或不當的姿勢,且動作愈慢愈好。
每組30次,須測試2組。
另外尚須測試量測各30次一組的側面登階,
即是一組為傷側腳上,健側腳下;另一組為健側腳上,傷側腳下。
其注意事項與正面登階相同。(Steven,l990)
三、雙腳及單腳跳躍:
對於特別需要跳躍能力的運動員來說,這項測試極為重要。
因為在跳躍的過程中,膝關節必須承受更大的負荷,
此時若膝功能方面,如肌力、協調性與本體感覺等若有任何不足時,
膝關節的受傷機率將會大為提高。
測試時,可讓選手前後跳、左右側跳到斜角跳,
每個方向20次,各做2組。若都沒問題,在加入衝刺的因素,
已確定膝關節在動作轉換的情形下有能力反應及負荷。(王百川,1995)
四、8字型跑:
8字型跑對運動員將來的急速轉身非常重要,也是ACL的常見受傷動作,
這項測試可讓我們得知ACL是否有能力負荷運動強度。
開始時以半速做20碼的8字型跑,然後3/4速,最後到全速。
等40碼的8 字型能以全速容易完成時,再將距離縮短為10碼,並以相同配速執行。
若以上測試皆無問題的話,
在加入突發狀態的因素。讓患者再無預警的情形下突然轉身。(Steven,l990)
因為轉身對膝關節的壓力很大,
所以在做這項測試時必須特別小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